欢迎访问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会 >  正文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1995、2005、2015届校友值年返校活动纪实

编辑:文海雨    发布时间:2025-10-29 16:52    浏览次数:

风仍是旧时风,

穿过迎客松的针叶,

捎来记忆中的那阵清凉。

2025年10月25日,

1995届、2005届与2015届的校友们

从四面八方归来,

共赴一场名为“青春”的拾光之旅。


重逢·在故事开始的地方


周六上午的演会中心门口,迎来了首批签到的校友。签到台前,熟悉的名字在指尖落笔的刹那,仿佛化作彼此相认的信物——“好久不见”的寒暄声中,岁月仿佛悄然倒流。

移步至一楼校友之家,笑语声早已盈满空间。有人早早到场静候故人;有人一进门便被认出;有人交换名片时相视而笑。

那些刻在记忆深处的模样,在重逢的这一刻被重新唤醒,又在眼角的细纹间,读懂了十载、二十载、三十载光阴的重量。


翻开岁月扉页 重访深大春秋

参观校史馆

上午11时,集体合影后,校友们走进了档案馆。四十二载深大岁月,在光影与文字间缓缓铺展。



当指尖轻触展柜中那张熟悉的面孔,时光的河流仿佛在此处打了个温柔的旋涡。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追寻者,更是这段岁月中真实而鲜活的注脚。走出展厅时,每个人都带着一份静默——那些被时间冲刷得模糊的往事,此刻在心底重新变得清晰、滚烫。


泛黄的照片,像一面面时光的镜子,映照出当年一张张青涩的笑脸,也悄然敲开了记忆深处尘封的门。


循迹环校行 青春再相逢


晌午时分,校友们齐聚听山餐厅。当餐盘里升起那熟悉而温暖的气息,记忆的开关仿佛被瞬间触发。这浸润于时光中的“荔园味道”,悄然唤醒了那段属于所有人的、热气腾腾的青春。


13时,校友们搭乘校园小巴,开启环校之旅。窗外掠过的,是熟悉的风景,也是崭新的变化;车内流淌的,是当年的回忆,也是彼此的近况。



一路走走停停,笑语不绝。


在拍照的间隙,风从湖面掠过,吹动衣角,也轻轻揉皱了水中并肩而立的身影。涟漪荡漾之间,仿佛时光交错:分不清是如今的他们在凝望过去,还是当年的他们,正注视着这个温柔的午后。


1995届合影

2005届合影

2015届合影


探源求真 见证薪火相传




参观院馆和实验室

小巴驶抵南区运动广场,校友们信步走过天桥,来到学院院馆——致工楼。


院史墙默默陈述来路,捐赠柱无言铭记情谊。创新科研成果展、杰出教师与青年学者介绍……学院的发展与蜕变,在他们专注的目光中收获无声的肯定。


实验室里,年轻老师正为校友们介绍,从最新研究到BIM技术,从传统施工到智能建造——这是一代代“土交人”亲手推动的时代变迁。


技术不断迭代,但那份关于深大土交人薪火相传的追求,始终在这里生生不息。

校友们在学院历史墙前大合影


品茶叙旧 同心共鸣

1995届校友座谈会

1995届的校友们则回到校友之家,围坐长桌,品茶叙旧。旧照在屏幕上流转,当年的青涩模样引来阵阵笑语与感慨。


窗外天光渐移,掠过他们不再年轻却更显从容的脸庞。这一刻,没有宏大叙事,只有真实的生活片段,在茶香与笑语中轻轻碰撞,发出温暖的回响。


那些共同的记忆,依然是连接彼此最坚固的桥梁——历经岁月,始终如一。



夕阳西下

道别的身影在余晖中渐渐拉长

老砼学们又一次奔赴四海

但那份以青春浇筑、用岁月凝固的荔园情谊

已深植于此,坚不可摧

家,永远在这里

衷心感谢深圳大学校友联络部

精心打造的“校友之家”

为本次校友返校活动提供了温暖的据点


深圳大学校友之家


同心依旧,家门常开

我们永远期盼着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



特别鸣谢

在此特别感谢

校友会理事会轮值会长、1991级校友林南生

对本次活动服装的赞助支持


— END—

文字 | 张梁函

图片 | 谢君睿、张梁函

排版 | 谢君睿

责编 | 马健祺

一审 | 马健祺

二审 | 陈碧霞

三审 | 杨磊

上一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校友会简介

下一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首个校外“校友之家”正式挂牌

关闭

地址: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工楼        管理员信箱:450410031@qq.com

Copyright ©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公网安备44033009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