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源于1984年由清华大学对口援建的结构与市政工程系。当年建系当年招生,教师主要来源于清华大学。1993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1997年联合建筑系、环境设计系组建了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06年成立了独立的土木工程学院。2019年1月更名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学院秉承深圳大学“自立、自律、自强”的三自精神,以“夯土筑诚、励木至臻”为院训,脚踏实地,自强不息,与学校同发展,与学生共成长。学院融合文理工形成工程哲学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卓越工程师、管理专家、科学家。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1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同时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土木工程师协会现任会长)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时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深圳市“鹏城学者”3人。97%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所有教师均来自国内外名牌大学,74%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分室、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分室、矿山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究平台;建有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五个部、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深部工程科学与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上基础设施安全与监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地铁地下车站绿色高效智能建造重点实验室等四个深圳市教学科研平台;和荷兰代尔夫特大学Microlab共建滨海土木工程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中国建筑信息模型产业发展联盟及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联合共建建筑互联网与BIM实验研究中心、中澳BIM与智慧建造联合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学院与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华为、顺丰集团、深圳机场、深圳地铁、碧桂园、正中集团、海岸集团、华西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深圳市政府相关局委建立了紧密的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关系,建有多个实习基地,与海外多所知名大学联合办学。
学院尤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国内各类科技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房地产策划大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一等奖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省特等奖等一大批学术创新奖项。为培养具有心智健全、国际视野、协同创新的杰出工程师、工程管理专家、科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生中涌现以邓学勤、李奕标、林学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骨干和创新创业杰出人才。
科教成果: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的国家级纵向项目超过1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中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2022年,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membrane-based seawater electrolyser for hydrogen generation”的颠覆性创新论文,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2年全球十大科技创新焦点”。此外,教师在“四个面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重大工程项目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前海自贸区、横琴自贸区、深中通道、盐田国际、深圳机场、深圳地铁、深圳北站、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速滑馆等多项重大工程中突破了许多科技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度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超越工程奖;近5年学院教职员工获得省部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共21项。
学院区位优势:
学院所在地为全球最发达城市——深圳市。她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本地为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她是广东省辖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第一个中国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 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
【博士点介绍】
土木工程学科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国家湾区战略需求导向,在破解土木工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优化学科梯队、创新教育体制、完善共享平台;通过工程技术融合工程哲学与中华绣有传统文化,实现工程哲学教育培养范式,培养和造就具有科学家精神、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哲学思辨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博士点,土木工程博士点实现了深地-地下-地面多层级广域延展利用的六个关联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1、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谢和平院士带领,研制深部岩石保真取芯及测试设备,开发深部岩石原位应力恢复重构实验技术,开创深部原位岩石力学理论,推动深部地下空间和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2、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智能化:陈湘生院士带领,针对超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基于智能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开展岩土力学与现代工程控制理论、高性能工程材料与韧性地下结构、地下工程数字建造与智能运维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引领新基建韧性城市发展方向。
3、滨海可持续土木工程材料研发与应用:邢锋教授带领,面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营造的双重战略需求,建立调谐两者内势影响要素的理论架构,研发工业和建筑固废及海砂高效资源化绿色重整技术,研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管理方法,同时推进其规模化利用与品质化提升。
4、滨海土木工程结构形态表征与性能保障:吴宇飞教授带领,针对滨海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问题,创新滨海混凝土结构理论体系,发展结构加固新技术,推进新型结构性能提升-保障的体系化构建。
5、土木工程智能感知与安全运维:李清泉教授带领,针对重大土木工程检监测问题,创新空天地一体化智能感知与评价理论、技术和方法,构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控体系,研制国际领先的检监测装备,全面保障工程结构安全运维。
6、智能交通与物流:胡明伟教授带领,面向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智慧化韧性提升,创新立体交通运输建设与运维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轨道交通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多式联运与地下物流。
土木水利博士点实现了深地-地下-地面多层级广域延展利用的七个关联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1、地下工程灾害力学与地热能开发:谢和平院士带领,主要研究方向:深部原位岩石力学、深地深空深海保真取芯探矿、工程扰动岩石动力学、地热资源勘探开采、中低温地热发电等。
特色与优势:在保真取芯探矿和深部岩石力学方面居领先水平,建有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多项重大研究课题,与中海油、平煤集团等公司开展专项工程合作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
2、地下空间利用-数智岩土、隧道与地下工程:陈湘生院士带领,研究方向包括:地下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地下结构安全与智能维护、城市岩土工程和灾变防控、深层地下空间韧性基础理论等。
特色与优势:在地下近接施工变形精细控制、复杂环境盾构施工安全控制、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控和高能量密度能源地下结构关键理论等领域取得业界认可的显著成果,承担国家杰青基金、国家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建有教育部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
3、结构全寿命设计与性能保障: TAMON UEDA教授带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构耐久性基础理论研究、结构使用全寿命设计理论研究及应用、既有结构安全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结构耐久性保障技术研究及应用等。
特色与优势:在结构耐久性多尺度劣化机理研究方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建有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杰青基金、国家973计划、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
4、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郭仁忠院士带领,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计算机技术和新型ICT技术,构建城市空间智能感知体系,建立虚拟城市空间环境,动态集成融合各类城市数据资源,形成逻辑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深层次的分析挖掘与可视计算,支撑多元化的城市应用。
特色与优势:城市空间智能感知与定位导航、虚拟城市环境动态建模、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开发、泛地图学与动态可视化、城市时空大数据分析挖掘、城市交通时空动态演化、城市环境遥感与用地分析。
5、韧性基础设施可持续土木工程材料设计与应用:李伟文教授带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再生与生态建材基础理论研究、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设计理论研究及应用、现代材料检测与性能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等。
特色与优势:在城市固体废弃物生态建材研究方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建有中-荷土木工程材料联合实验室,承担了国家杰青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6、智慧交通与物流:胡明伟教授带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城轨、无人机/车系统、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
特色与优势:面向大湾区智慧交通与物流发展需求,与华为、顺丰、铁科院、深圳地铁、深城交、深智联等头部企业保持密切合作,依托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地铁地下车站绿色高效智能建造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等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7、智慧建造与可持续建设:王家远教授带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慧建造、BIM技术及应用、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建筑废弃物管理、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人因工程、建筑机器人、城市更新等。
特色优势:形成了可持续建设理论框架为基础的总体研究策略和技术路线,以工程数智化为引领,以节能减排为特色,在可持续建设管理理论与方法、智慧建造与运维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建有深圳大学中澳BIM与智慧建造联合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得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地址: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工楼 管理员信箱:450410031@qq.com
Copyright ©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公网安备44033009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