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点介绍 >  正文

土木工程博士点介绍

编辑:土木高级账号    发布时间:2020-04-23 09:39    浏览次数: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始建于1983年,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优势重点学科、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研究平台。通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级科研课题持续资助,相关专业方向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已成为国内领先、且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滨海土木工程领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基地。近5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等一批国际先进、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主任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1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川藏铁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科技部和国铁集团川藏铁路科技攻关联合行动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科技战略专家成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战略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各1人、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家1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各1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1人,广东省土木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各1人,博士生导师35人(包含目录外二级学科点的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33人,副教授21人。98%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的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

方向一: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

主要包括:(1)超大韧性城市系统工程与理论;(2)智能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3)岩石力学与工程;(4)现代隧道与地下空间施工力学;(5)深地深空深海探测与原位岩石力学;(6)低碳与绿色能源工程。

方向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防灾减灾

主要包括:(1)混凝土结构综合劣化机理研究;(2)混凝土结构自修复理论与技术;(3)滨海工程结构新型加固技术及控制提升一体化的结构全寿命性能保障系统。

方向三:大型基础设施健康监测与安全运维

主要包括:(1)天空地大范围滨海工程动态监测与灾害预警;(2)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在线检测与病害分析;(3)工程结构性能劣化过程信息识别与提取;(4)桥梁结构振动控制、监测方法与技术。

方向四:新型土木工程材料

主要包括:(1)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备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2)新型高性能胶凝材料体系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3)纳米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方向五:滨海工程结构分析理论及应用

主要包括:(1)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态辨识方法与性能演化理论;(2)滨海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3)基于性能的新型滨海工程结构设计理论。

方向六:智慧建造与可持续建设

主要包括:(1)基础设施信息化与智能建造;(2)建筑节能理论与应用;(3)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管理;(4)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

上一条:土木工程学术博士一级学科(081400)

关闭

地址: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工楼        管理员信箱:450410031@qq.com

Copyright ©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粤ICP备11018045号-7 深公网安备4403300900556